〈分析〉中國小企業融資難 人行縮銀根 對影子銀行依賴加深

作者: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| 鉅亨網 – 2013年7月9日 下午4:40

上海某家禮卡公司負責人 Wang Zhiyong 二度嘗試向銀行貸款未果,只好轉向所謂的「路邊貸款」尋求資金。這種方式是中國「影子銀行」結構的一部份,雖然它們不是銀行,但如當鋪、信用擔保公司、信託公司等機構,都能向需要的人提供資金。Wang 說,「銀行不會借錢給我們這種草創公司,他們只放款給大企業或是國營企業。」

《路透社》報導,中國人民銀行在上個月短暫容許銀行間短期利率飆升,期以此打擊流向炒房行為的資金,控制地方債務膨脹問題。而原本就已很難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,如此一來更加重了對影子銀行體系的依賴程度。

信評機構惠譽指出,中國有 36%、相當於 34 兆人民幣的未償還信用貸款是存在於影子銀行體系當中,金額如此龐大、流向難以追蹤的資金,很可能在經濟大幅放緩之時釀成恐怖的風暴。

影子銀行體系是因應中國政府的貸款政策而生,它也有助於中國經濟的成長。而北京當局現想將它導回正軌,卻面臨相當的困難。瑞士信貸在 2 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,影子銀行活躍是由於中國需要成長,而銀行業在扮演金融中介的角色又是失敗的。

因為銀行根本不放貸給中小企業,對 Wang 而言,從影子銀行取得資金是他唯一的選擇。他貸了 500 萬人民幣,年息高達 14%,是銀行貸款的 1 倍。

「影子銀行」一詞,意指所有非銀行卻提供資金的機構。影子銀行的優點是可讓中國利率政策自由化,雖然是非正統的方法;它也讓中國的資金機制較為分散。但其風險是缺乏監管與控制,也難確定貸款人是否信用良好。中國從未出現企業公司債違約事件,但分析師質疑,風險是否有被恰當評估。

2010 年北京當局開始限制銀行放貸,影子銀行體系也跟著風生水起。政府擔憂 2008 年經濟刺激方案所帶來的貸款潮會推升通膨及造成其他問題。銀行雖仍可貸款給國企,但其他企業都需另尋方法籌措資金。

除了當鋪、信託機構等以外,理財商品也算影子銀行的一部份。這種由銀行銷售的短期投資工具,利率高於國家規定的 3% 存款利率;透過理財產品,讓銀行在通膨上揚的環境中,鼓勵人們把資金拿來存放。而在當局默許下,銀行可以扮演影子銀行與其客戶的中間人,而不必背負一筆筆負債紀錄。(接下頁)

當鋪是合法且受監管的事業,也是影子銀行的主要架構。據美國銀行 (Bank of America) 研究報告,2011 年中國典當產業規模達 1180 億人民幣。廣州萬穗小額貸款董事長張化橋估計,目前典當業規模有 5000 億人民幣;典當的還款期限通常是 3-6 個月,利率則可能高達 35%。但典當的優點是很快就能拿到資金,不像銀行申請貸款要等上好幾個月。

上海東方典當董事長 Wang Fuming 則直言,他們公司專做銀行不做的業務:借款給風險較高的小型企業。據其網頁所公布,若抵押汽車,月利率是 4.7%,若以房產抵押,月利率是3.2%,還款期限為 6 個月。

在 1956 至 1987 年期間,中國禁止開設當鋪。而據中國商業部資料,至 2012 年底,中國已有 6084 家典當公司,較2011年成長 16%;產業規模成長 34.3% 來到 1168 億人民幣。

在經濟成長已經放緩的當下又要打擊高風險放貸,讓中國政府陷入兩難,愈是針對風險貸款,愈容易阻斷非國營小企業的資金來源。上海交通大學金融學教授嚴弘指出,由於目前的金融體系不盡合理,影子銀行反而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正面角色。不過的確,由影子銀行來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的情形,已經逐漸發展到不成比例的地步,繼續讓其仰賴影子銀行,不啻為飲鴆止渴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